第八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研究生学术论坛第三分论坛纪要
2015年5月16日下午1点半,第八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分论坛第三分论坛“国际汉语教师发展发展及教师技能研究”在方李邦琴楼111室举行。99905银河官方网邓亚玲、何淼、北京语言大学王永星、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韩燕、张寻、中央民族大学易双仁可、苑玲玉,以及复旦大学黄艳婷、吴小敏、徐乔等同学进行了报告。99905银河官方网王添淼副教授担任点评嘉宾,99905银河官方网吕中华同学担任主持人。
上半场, 张寻同学则对《欧洲语言教职课程学生档案袋对职前国际汉语教师培养的启示》进行了思考,分析教师反思与自我评价的关系,结合国际汉语教师应具备的反思能力,以及目前职前国际汉语教师在反思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可以通过自我评价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邓亚玲同学报告的题目是《留学生对汉语课后作业的期望要素初步调查分析》, 她以“我喜欢的汉语课后作业”为题,通过多层次的开放性调查问卷和个别访谈等质性研究,就汉语课后作业的布置、批改与评价等方面提出一些参考性建议。韩燕同学为我们带来了题为《美国沉浸式教学师生互动模式研究》的报告,从师生互动模式和话语模态进行研究,进而总结沉浸式教学中师生互动模式的突出特点。何淼的报告《从对外汉语教材角度谈汉语教师能力》则从对外汉语教材角度对汉语教师能力进行了探讨。
四名同学报告完毕后,王添淼老师与同学们进行了热烈讨论,并对报告分别作出了精彩点评,提出了相应的修改意见。
随后进行的下半场报告中,黄艳婷、吴小敏、徐乔三位同学共同报告了《新西兰奥克兰中小学汉语教学现状分析和展望》,通过实地调查、与当地教师进行访谈和发放问卷等方法对新西兰奥克兰地区中小学的汉语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教学环境、教学资源以及其他相关方面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王永星同学带来的报告是《心理预期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他依据是潜藏在人类心中的普遍认知机制,引入“心理预期”的概念,以期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更好地向外国留学生教授相关的语法点。易双仁可同学报告的题目是《小学生汉语课堂交际状况考察与分析 ――以三个美国小学汉语课堂教学为例》,选取美国小学汉语教学的三个方便样本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课堂进行实录进行转写,采用观察和分析的研究方法,课堂教学案例进行研究:苑玲玉同学为我们报告了《对外汉语实习教师课堂手势语初探》,她对一名普林斯顿北京汉语暑期项目(PIB)实习教师的4个共计306分钟的课堂录像进行观察及编码。并对教师使用的1108个手势语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
王添淼老师首先对同学们的选题角度、学术态度、研究方法等表示了赞赏。她提醒同学们,在进行质性研究时,最应当看重的不是准确性,而是真实性。她同时强调,对于一名教师而言,成长不仅仅需要经验,更应当日省其身,在反思中不断调整与成熟。
文/李水 图/赵文鹏